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期末課程總反思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流傳下來的名言就可以看出,我們會認為一樣東西帶給人類便利,就會有危害人類的可能,我看到同樣的思維出現網路科技的應用,尤其是用在教育上,但是我一直存在著一個信念,科技如果是為了人類而創造、創新出來的,那麼應用上,尤其是教育上,應該是可以更好才是呀!前題是我們會不會用,有沒有用對!可惜的是,在師資培育的養成過程,以及在正式老師的進修中,並沒有立即性的跟上科技發展的腳步,大多數的老師還是會認為電腦很難,上網不好等等,所以停留在傳統的教學,無法享受到科技應用在教學上的好處。


我從1990年代開始接觸電腦,一直覺得電腦可以做很多事情,雖然那時候還只是DOS系統,windows還沒有在台灣普及,但是看著電腦可以透過一連串的指令做很多運算及印出的動作,就覺得電腦很神奇,上了大學,開始學習教學媒體、資訊教育,學會做網頁、簡報動畫製作,成為正或老師後運用在教學上。但是web 2.0又改變了我原先所學的,和老師第一次的接觸是在之前的專討時間,那時候聽完老師的演講,覺得web 2.0可以運用的地方太多了,申請了很多地方的帳號,試著去用,但是只流於個人使用,還是不知道如何運用在教學上,幸好有機會可以在這時候修習這門課,所以,有很多反思的部份。

在課程的進行上,不論是課程大綱,課程教材到作業完成,幾乎不需要印製任何紙本,透過網路就可以存取課程的內容,這是和之前的學習經驗完全不同的,就算是遠距教學,也是要印製講義本或是買課本的,但是等到我自己又要再用到時候,就要再去翻動書架找原來的書,但是這一門課的內容我以後只要帳號密碼登入,就可以找到我要的內容,這是很不錯的方式。運用在我的教學上,我覺得也可以試試看這麼做,因為現在提倡環境保護,有些活動科目也是不買課本,而我現在使用PPT上課,會發現學生根本沒辦法再回去思考,一定要印出講義才行,所以,這個上課內容呈現的方式是我以後可以進行的。

在作業的部份,雖然短時間密集的要完成作業,但是每個作業都是一個教學上的好工具,有的我已經有在使用,但是用的方式不夠好,例如我的blog,其實可以在設計上改進,讓學生更好閱讀。有的我之後可以加以使用,例如twitter、YouTube、podcast等,其中,我最期待使用的是social networking的部份,除了符合教學上的需要,重點是可以把這些工具一併用上,學生的互動性以及管理都是很好進行的。這次的課程也是運用了social networking的空間,我覺得蠻不錯的,分享的功能很強,也可以進行很多教學活動,如投票、討論、寄信等等,唯一可惜的是,我們人太少,而且都不是很熟識,所以來不及發揮社群聯繫的功能就要結束,我想,也許之後運用在教學上,一定要讓學生參與人數多一點,並且把教學活動時間拉長一點,如此一來,也許效果會非常好。

而這一門課最大的驚喜是Blog Critiques這項作業,因為所有作業中,我最擔心的是這項作業,平常有看其他人發表網誌的習慣,但是我頂多只是給予評價幾顆星或是按一下「推」或「讚」、「分享」等,從來沒有給過對方建議或留下我的意見,而這個作業的要求讓我很焦慮,所以在期末作業中,我先進行這一項作業,結果在進行過程中,我覺得我學到比那十個作業還要多的東西,尤其我還看了其他人的回應,我發現這是「世界性」的討論,我吸收到很多在平常沒看到或沒想過的東西,我在思考以後去閱讀這些文章或是網路上的專家分享的內容時,我也要留下一些意見,去跟作者及其他讀者互動,這是比只是看文章來得更有收獲的方式。

此外,從老師給的這些內容中,我再次覺得只要願意,只要肯用心,網路上就像是一個聚寶盆,有很豐富又不斷更新的好東西,端看自己怎麼使用,以及願不願意一直去學習,去吸收,這一點也是可以從老師身上學到的,老師提到過,之前在當學生時也沒有這些東西,可是老師也是靠著自己不斷學習而能夠有網路科技的專業再去教授學生。從老師的這些內容中,除了學習到知識管理及應用外,我覺得老師對於教學的成效是很用心,老師很用心的督促我們學習,以及很快的把分數和回饋給我們,這些都是我將來運用這門課所學在教學上時,值得效法的。

對我來說,一個忙碌的學期加半個暑假,能夠修習到這門課,是很不錯的經驗,我相信這些內容,我不只會用,而且在將來,我會用對,網路科技對我來說,我一定會使它成為教學上的好工具,並且分享給其他同事,期待這一門課的結束,是我的另一個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